近几年来,人工智能科技崛起,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我国领导人早就说过,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。放眼当今世界,科技水平往往是综合国力的象征。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,几代科技团队的接续努力,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。如今,人工智能,AI技术,正在我国掀起规模不小的浪潮。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,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,人工智能就如同一把“双刃剑”,它的出现和发展也给我们国家和社会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 这把“双刃剑”,用好了能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;但如果力度和分寸把握得不好,就会给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上增加许多不稳定因素,阻碍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现。 为什么这么说呢?人工智能技术好的一面自不必多说,便利、快捷、节省资源都是它的突出优点,但是我们这里要重点剖析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可能带来的隐忧,以及我们要怎样规避这些负面的风险因素。 第一,人工智能在社会服务中缺乏情感价值。试想,我们在直接服务人民群众时,群众是更愿意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嘘寒问暖、热情服务,还是更愿意面对一台冷冰冰的机器?答案不言自明。 第二,政府机关各部门常常需要年初写计划、年末写总结,平时还要撰写工作方案。这些都是要结合具体工作来完成的,否则达不到指导、开展和总结工作的效果。如果把这些都交给AI技术,工作人员是轻松了,但各项工作还如何真正贯彻落实?如果成为常态,后果不堪设想。 第三,人工智能的运用如果不当,还可能造成泄密。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是如此。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,国内外敌对、反动势力虎视眈眈。稍有不慎,科技领域的电脑“黑客”就会利用人工智能产品乘虚而入,篡改程序、盗取机密、传播病毒,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,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。 综合以上几点,我们在推广人工智能的过程中,一是要对一些推广的领域加以限制,不能让人工智能完全取代自然人;二是要最大程度增加它的科技含量,保护政府机密和人民群众的隐私。只有注意到这些方面,才能让人工智能行稳致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