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祖国西南的巴渝大地,有这样一支队伍,它的名字不以地域为前缀,但一见便知其职责所系;它的辖区可以用里程衡量,且每年都在增长。这支队伍就是重庆轨道交通消防救援支队。五年来,支队全体指战员扛起光荣旗帜,始 ...
在祖国西南的巴渝大地,有这样一支队伍,它的名字不以地域为前缀,但一见便知其职责所系;它的辖区可以用里程衡量,且每年都在增长。这支队伍就是重庆轨道交通消防救援支队。五年来,支队全体指战员扛起光荣旗帜,始终坚持改制不改初心、换装不换使命、转隶不转作风,走出了转型升级、提质强能的奋进之路,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彰显了新队伍的新形象,开创了队伍改革发展的新局面。 ▲在5号线悦港大道站进行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信念如磐 打造政治过硬的忠诚队伍 2019年12月31日,支队正式举行了授旗换装仪式,全体指战员完成了身份转改和授衔换装。但在此之前,支队就已通过专题教育、实地教学、知识竞赛、座谈宣讲等多种形式,引导广大指战员义无反顾投身改革的实际行动。 五年来,支队秉承着“甘为轨道螺丝钉,愿做消防守夜人”的轨道消防精神,坚持24小时驻勤备战,支队指战员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、使命担当、责任担当,忠实履行着防范化解轨道区域消防安全风险的重要职责。五年来,支队共有7名指战员荣立三等功,1人获评国家消防救援局“优秀基层指挥员”,3人获评总队级以上“两优一先”表彰奖励。队伍的凝聚力、战斗力不断增强。 ▲重温誓词活动 使命在肩 锻造攻坚制胜的过硬本领 2020年夏汛期间,九龙坡区地铁18号线一工地发生内涝险情,支队指战员连续鏖战近72小时进行排涝清淤,解除了施工设备和各种构件受到的威胁,确保工期不受延误。“轨道消防为轨道,抗洪抢险勇当先”——建设单位感激之余送来如是锦旗。 作为全国第一支拥有独立营房和队站的轨道消防专业队伍,支队在转型实践中积极探索,立足轨道消防本职,着眼“全灾种、大应急”,组建成立远程供水、排涝抢险专业队,并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,大力培养人才队伍。 五年来,支队秉持“宁可千日无战,不可一日不练”的理念,累计开展轨道交通灭火救援演练130余次,覆盖12条轨道交通线路。结合重庆轨道交通特点,编制《地下轨道交通车站灭火救援行动要点(试行)》,研发轨道消防救援小程序,深入开展技战术研究,完成供水排涝任务30余次,累计供排水40余万立方米。队伍“尖刀”和“拳头”的作用不断凸显。 ▲在2号线马王场站进行应急疏散救援综合演练 ▲为某仓库火灾进行远程供水支援 心系群众 提升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重庆独特的地貌特征,让轨道交通线路犹如蜿蜒盘绕的巨龙,时而穿梭在陡峭的山间,时而深入地下百米,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。加之轨道交通繁忙而精准的运营安排,指战员们只能在其结束运营后的深夜开展监督检查,是名副其实的守夜人。 随着“轨道上的都市圈”建设不断深入,支队推动建立轨道区域消防安全协作群组,实现“安全共商、隐患共治、宣传共谋”,指导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随着标准化车站的逐步推广、消防宣传主题车站的投入使用,消防宣传阵地不断拓展,轨道交通科普教育基地参观长效机制业已形成。各线路一年一度轮流发车的“火焰蓝号”消防宣传专列,早已驶遍了两江四岸,成了山城新的网红打卡点。 ▲为市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▲在轨道交通区域隧道内检查消防设施器材 民之所忧,我之所思;民之所思,我之所行。五年来,支队立足轨道,用爱民助民的新乐章、便民利民的新成效,让人民群众看到消防救援队伍这面旗帜,就看到了希望、充满了信心、增添了力量。 站在新起点,重庆轨道交通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将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,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,凝心聚力、砥砺奋进,用忠诚和担当,继续奋力书写无愧于党、无愧于人民、无愧于历史的时代篇章! 重庆晚报-厢遇记者 张月 通讯员 何涛 |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