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将至,这是一个慎终追远、寄托哀思的时节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缅怀那些为国家独立、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,抛头颅、洒热血的革命先烈。他们的英勇事迹,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,更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,值得每一名党员铭记于心、传承践行。 追寻先烈足迹,筑牢信仰根基。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革命先烈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,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,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。方志敏在狱中写下《可爱的中国》,畅想未来中国的光明前景,即便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他依然坚守信仰,绝不屈服。夏明翰临刑前高呼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,以大无畏的精神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心怀信仰的革命先烈,我们党才能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壮大,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。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,我们要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,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,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,都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,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。 传承先烈精神,担当时代使命。革命先烈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精神的深刻内涵。在战争年代,他们冲锋陷阵、奋勇杀敌,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。在和平年代,我们虽无需面对枪林弹雨,但同样需要传承和发扬先烈们的担当精神。 当前,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,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问题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,敢于担当、勇于负责,在工作中主动作为,迎难而上。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,要扎根基层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;在科技创新的前沿,要刻苦钻研,攻克关键核心技术;在社会治理的一线,要倾听群众呼声,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。只有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,才能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。 弘扬先烈传统,厚植为民情怀。革命先烈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奉献一切。“半条被子”的故事中,三位女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途中,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群众,体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。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,取得革命、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。 在新时代,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为民情怀,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。想问题、作决策、办事情,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要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,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,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。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,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,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。 清明是追思过往的节点,更是展望未来的起点。缅怀革命先烈,是为了铭记历史,汲取前行的力量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,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以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让我们在先烈精神的指引下,砥砺前行,创造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、无愧于先辈的新业绩! |